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一百八十五章 秋后算账

偷工减料导致明军的火铳也就是火绳枪质量差容易炸膛。

明军铳手害怕被炸瞎了眼睛,一是装填是故意减少火药量降低炸膛的风险,二是闭着眼睛开火。

所以拥有大量火器的明军在战场上发挥不出先进性,被建奴吊打!

燧发枪是发展趋势,黄毅很重视,亲自指点,只可惜依旧没能量产。

因为发火率虽然提高了一些也只是五六成而已,没达到黄毅要求的八成以上。

根据地的三百火枪手都是端着根据地自产的鲁密铳参战。

黄毅是个现代人,当然知道奖勤罚懒,不能吃大锅饭。

不管是什么产品,哪怕是毛线衣、羊毛毡,都有合格等级,武器的质量要求更加高。

所有的产品都执行计件工资制,多劳多得已经深入人心。

如何把控质量是重中之重!

火器的质量必须严控!

责任到人必不可少。

根据地出产的每一杆鲁密铳都有编号,每个编号都有质量记录。

非正常毁坏可以追责到每个零部件的生产者!

况且根据地的铁匠用不着靠着偷工减料养活自己和家人。

他们要靠打制出精品提高计件工资的等级,靠工友、大师傅对他们平时工作态度的评分得到公租房分配。

所以根据地没有粗制滥造的产品,军品必是精品,自产的鲁密铳质量高于福建、广东货。

战马被羽箭远远地射中基本上不碍事,被鲁密铳打中事儿就大了。

鲁密铳齐射可以在蒙古轻骑兵接近到八十步之时,这个距离骑弓射出轻箭都有可能飞不到,飞到也没了杀伤力。

蒙古轻骑兵承受住一轮齐射后继续突破,接下来还会被箭矢、投枪大量杀伤。

以喀喇沁诸部的那点儿实力,有可能根本用不上全套的战术,没准儿一个骑兵突袭就万事大吉!

绝大多数蒙古部落没有火炮,只要能够消弭羽箭漫射造成的伤亡,黄毅就能以最小的伤亡取得胜利。

想要在明末乱世立足且开创新天地谈何容易?

黄毅需要培养人才历练麾下,每一个上过战场的战士都是将军的种子,都有可能成为新天地的管理者。

竭尽所能减少伤亡,决不能打消耗战,是这一两年的原则。

黄毅没忘了赫丹巴特尔,派遣黄大智送去了五百石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